汽車整車廠就是裝配廠,總裝成完整的汽車。各品牌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將汽車零部件運送至整車廠進行組裝。
整車廠有狹義廣義之分
狹義上的整車廠,顧名思義,是指總裝完整汽車的工廠,從制造來說可以歸納為四大核心工藝: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前三者主要圍繞車身,總裝是將前面提到的各大供應商的零部件進行組合。狹義的整車廠是基本的汽車生產廠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廣義上的整車廠,除去狹義上的制造工藝,廣義的整車廠還擔任了前期的生產計劃制定、產品設計研發、測試以及后期的售車職能,成熟穩定的整車廠一般具備以上所有的工業能力。我們下文所說的整車廠是指廣義的整車廠。
整車廠的四大技能:
從整個供應流程來說,整車廠本身需要根據生產計劃選擇符合產能的供應商,再根據研發設計的產品輸出零部件需求給符合質量標準的供應商生產,在此過程中,要求整車廠必須具有詳細零部件需求輸出能力、整車集成能力、資源整合能力以及供應鏈管理能力。
1.整車廠也要會零部件設計
零部件需求輸出能力是指在與供應商下達生產指令時,需要給供應商提供詳細的尺寸大小、材料要求甚至設計圖紙,也就是說,整車廠擔任了零部件產品設計研發的職能;
2.組裝集技術含量也很高
整車集成能力是指面對上萬個各式各樣的零部件,不僅要檢測零件是否合格、還要一絲不差的進行各個零件的組裝,組裝完成還要進行整車性能測試,要知道,不同的人組裝出來的車輛光動力上可能就有天壤之別,有的像老牛拉車,有的像通了電一樣狂飆;
3.供應商的評估也是核心工作
資源整合能力是指針對成千上萬的零部件,整車廠需要按照標準找到對應零件的符合條件的供應商。成千上萬的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評估、產能評估、價格評估的任務都落在整車廠身上;
4.供應鏈管理才能有效節流成本
供應鏈管理能力是指面對成千上百家供應商,從設計、采購、物流、配送等各個流程,整車廠都必須進行嚴格把控,確保每一個零部件按嚴格的標準、低的價格、快的物流到達每輛完整的車上。
從供應鏈的整個過程來看,其實整車廠已經具備了零部件生產過程的所有能力:研發、設計、生產(工廠)、檢測,那么,整車廠為什么不選擇直接生產而是從供應商處采購?
首先,成本問題
一般來說,像大眾,通用,豐田這樣的整車廠,要自己生產開發一個零件,整個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僅僅是一個零部件的制造過程,一輛完整的車上至少3萬個零部件,如果全部選擇自制,投入的成本不可估量。
其次,專業性
在汽車生產鏈上,整車廠終關注的是車輛這個產品,關注終的車輛集成成果,而零部件供應商在部件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這些都是大部分整車廠所不具備的專業能力。
除去以上兩點,在合理規模,風險性,創新性等方面,也證明整車廠選擇外購零部件是明智的選擇。
盡管零部件對于整車廠來說地位很重要,但有些部件整車廠還是要自己造的
1. 核心零部件
這里所說的核心零部件是指屬于整車級別的零部件,具有統管整車全局作用,比如混動控制器HCU軟件。
2.個性化定制零部件
比如變速箱,變速箱的換擋圖和變速箱軟件的標定決定了車輛駕駛好壞以及性格(運動還是舒適),需要根據整車規劃去開發。
另外,某項零部件是否被供應商行業壟斷、擁有某項零部件的核心技術是否能成為未來行業競爭力也會成為是否外購的考慮因素。總之,整車廠更愿意自己去研發具有核心技術的零部件。
簡單的來說,以往是整車廠設計框架,零部件企業填充細節并進行制造加工,按時送貨并進行售后維護而現在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零部件公司開始承擔更多的設計工作。主機廠給標準,零部件廠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