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0.7萬輛,全球銷量為86.19萬輛,我國銷量占全球的58.82%,已穩居全球位置。然而對于這一數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總工程師黃永和并沒表現出太樂觀。他分析稱,從月度銷售數據來看,2016年11、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了明顯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爆發,市場一度停滯后,坊間流傳出來的補貼調整信息讓企業重拾信心,否則2016年可能與2015年持平。
具體到今年,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率大幅下降,很多人將其歸因于補貼標準公布的時間太晚。黃永和卻認為,相對于補貼標準的公布時間,非個人用戶行駛里程須達3萬公里才能獲得補貼的要求對市場的影響更大,增加了企業運轉難度。由于存在上述因素,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不樂觀。
與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相比,黃永和更擔心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他坦言,我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力并不高:“按照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力指數排名,在5個主要的新能源汽車國家中,我國排在倒數第二,美國、德國、日本均在前列,我國僅高于韓國,且差距并不大。”
另外,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與全球有很大不同,純電動汽車銷售40.9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9.9萬輛。“從國外的市場情況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主導地位。”黃永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