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于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根據該協議,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這意味著,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正式落地,江淮汽車也成為又一家擁有合資品牌項目的本土車企。
專注新能源汽車領域
6月1日晚,江淮汽車發布公告披露了合資協議內容,其中顯示,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成立的新合資企業的合營期限有效期為25年,總額為60億人民幣,注冊資本為20億人民幣,雙方各占50%股份。合資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的技術和商業優勢展開全面合作,研發制造純電動和增程式乘用車。
除了生產新能源汽車,江淮大眾這家新的合資公司的經營內容還包括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與生產、互聯技術、大數據服務、二手車服務平臺服務及所有相關業務活動。 此外,協議中提到,新合資公司一經成立,就開始籌建新能源汽車工廠和研發中心。
作為合資公司的股東雙方,大眾汽車將為新公司提供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技術,幫助合資公司對大眾特定的PQ平臺進行電動化改造,以及對江淮汽車許可至合資公司的車型進行產品質量與性能提升;江淮汽車將向合資公司提供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技術。此外,江淮汽車還將利用現有的建設用地,新建汽車生產車間、研發中心等,新增相關生產工藝設備。
設立全新品牌
從設想到落地,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的合作可謂一帆風順。去年9月,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將以新能源汽車產品為基礎,就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的前景和可行性進行評估。今年5月22日,雙方的合資項目即獲得發改委審批。6月1日,雙方就正式簽約成立合資公司。
根據汽車產業政策要求,一家外資品牌多只能在國內建立兩家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而大眾汽車在國內已經擁有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因此江淮大眾“第三者”的身份吸引了業內極大關注。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因為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的這家新合資公司只生產新能源汽車,不屬于傳統燃油車類型,加上國家目前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所以能夠獲批!敖创蟊姀奶岢鲆庀蜷_始就選定了電動車領域,巧妙避開了相關政策限制!币晃徊辉竿嘎缎彰臉I內人士表示。
也正因此,江淮汽車在公告中明確表示,該合資企業將設立全新自有品牌和商標,創新技術合作和商業模式,拓展國內和國際市場。這也意味著這家新的合資公司的產品將不會使用大眾品牌標志。
股東雙方互助互利
對于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來說,該合資公司的成立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業內分析認為,江淮汽車可以借助大眾的技術和品牌,提升其產品競爭力及品牌知名度;而大眾汽車也可以借助江淮汽車打開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助力其實現“2025戰略”。
近年來,江淮汽車在傳統燃油乘用車領域表現不佳,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所突破。數據顯示,2016年江淮汽車iEV系列新能源車全年銷量為18369輛,同比增長74.69%;江淮汽車2016年新能源汽車收入32.69億元,同時獲得補貼35.74億元。
目前,江淮汽車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戰略性核心業務,計劃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達到30%以上。與大眾合作后,江淮可以借助大眾的品牌和技術優勢來進一步提升在新能源車領域的能力。
而面向中國市場,大眾汽車也有清晰的新能源汽車戰略,計劃于2020年之前為中國消費者提供40萬輛新能源汽車,2025年之前提供150萬輛新能源汽車。對大眾而言,借助江淮汽車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積累,可以助推其在中國市場新能源車的戰略發展。
“新成立的合資企業是大眾汽車集團在‘攜手同心-2025戰略’指引下,為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在豐富新能源汽車產品組合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贝蟊娖嚰瘓F(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