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算,汽車后市場整體行業利潤可達到40%至50%,個別細分行業的利潤甚至更高。
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市場,汽車制造與銷售的利潤約占整個汽車產業利潤的20%,零部件供應利潤約占20%,其他60%的利潤是在服務領域中產生的。由于目前我國的汽車銷售利潤占比依然很高,按照業界每1元購車消費會帶動0.65元汽車售后服務的慣例來看,我國汽車后市場潛力巨大。
面對著潛力巨大的市場,如何改變現在的落后狀況成為當務之急,同時也成為眾多新來者的突破口。從2014年到2016年,各大經銷商紛紛投入重金,以增強維修保養的盈利成長性。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獲得的風險投資多達67次,是2013年的十倍。
同時,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加上政策有了突破,汽車后市場涌現出一大批互聯網創業企業,以及很多獨立的售后維修企業。2015年,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宣布整合旗下的大數據營銷、汽車金融業務以及6000萬車主匯聚的平臺優勢,成立了汽車事業部,以打通汽車電商O2O服務。
而傳統的4S店也開始慢慢轉變服務方式,降低費用,應對市場競爭。
現在,經歷了一輪市場淘汰后,途虎養車等一眾生存下來的互聯網企業開始逐步摸索成型,經營模式也從之前過度重視線上轉為線上線下并重,并開始在線下注重重資產投資,將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的優勢有效融合。
借助互聯網技術,未來的汽車后市場將會更加向終端傾斜,銷售模式也將由原來的店鋪式銷售逐漸向“倉儲式銷售+物流配送”的電子商務模式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