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發展一直面臨的障礙來自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真正制造一臺純電動汽車的成本要遠遠高于燃油汽車。純電動汽車的主要成本貴在哪里呢?只有一個,就是電池。電池的成本幾乎占了整個電動汽車成本的1/3甚至是1/2。
在2007年~2014年這7年中,美國制造電動車電池的成本從每千瓦時1000美金下降到了400美金。按照這個速度,預計在2024年,電池成本就可降到100多美元。那時全球普及電動汽車的時代就徹底到來了。
與此同時,在政府越來越嚴苛的標準下,燃油汽車的內燃機成本其實是在不斷上升的。特別是在北京這種大城市,率先開始要求實行“國五標準”,這就對汽車廠商的發動機研發和制造成本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在過去100多年當中,汽車行業的發展重心就是讓引擎的效率更高,讓汽車發動機的效率更高,這是所有汽車廠家在過去一百多年中玩命PK的地方。
但是在當天,電動汽車根本不需要在這方面下工夫,因為只要電機功率足夠大,它就會比任何一臺汽油汽車的引擎效率都要高。它可以讓我們的車,分秒成為超級跑車。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就在于,避免掉原來傳統汽車中非常復雜的工業架構,達到全新的高度。
通過目前業內的兩款電動車型的參數,也能看出電動車的技術正在快速迭代發展著。
比亞迪e6400車型搭載了一套82kWh的電池組,續航里程達到了400km,比亞迪e6電動機總功率為90kW,電動機總扭矩450N·m。
特斯拉MODEL S產品線拉得很長,電池容量囊括了從60到100kWh。入門級MODEL S搭載的60kWh的鋰電池組,續航里程為400km,百公里加速僅需5.8s;的MODEL S P100D版本,續航里程達到了613km,電機總功率變態的調到了568kW,峰值扭矩近千牛,這也讓這款車成為了純電動量產車里加速快的車型,2.7s便可破百。
當初,燃油汽車靠的是技術的更新趕超了電動車,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總有一天會完成逆襲,重獲新生。加之政府的扶持鼓勵、充電設置的加速建設、大眾對環保出行理念的加深,我們有理由相信電動汽車不會再如過往云煙一般匆匆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