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業發展空間大
一方面,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居民的收入不斷提高,對無紡布產業的需求還未充分釋放,例如衛生巾與嬰兒尿布市場十分廣闊,每年需求量在數十萬噸,大量使用熱軋布、SMS布和氣流成網布、過濾材料、絕緣布、土工布和醫用布等市場均很大,并且將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我國人均非織造布擁有量僅為2.97千克,而全國紡織纖維人均擁有量為26.89千克,可見非織造布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2.預計未來無紡布產業集中化將更加明顯
新增產能更有可能集中在已有的產能區域中,如山東、浙江、廣東、江蘇等地。這些地區已經初具規模,而且企業基本能自覺遵守國家污染物排放規定,節約了國家監督治理成本,因此行業中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將更為明顯。
3.非織造布工業轉型勢在必行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無紡布的功能不斷得到完善,無紡布的未來發展來自于向諸如新型工業、汽車等其他領域的不斷滲透;同時,淘汰落后、舊的裝備,生產功能化、差別化、多元化的世界一流的非織造布產品,并向生產深度進軍,將產品進行深加工,形成產品多元化,適應市場的需求。
當前無紡布在國內市場逐漸成為新興產業。盡管我國無紡布生產已有迅猛的發展,但是經濟仍在增長,人們的需求不斷增加,無紡布制造企業應該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開發研制技術裝備一流的設備,生產出更多高質量、高規格、高檔次產品,使無紡布產業更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