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RO膜法處理滲濾液工藝對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主要取決于膜的截留率,膜的截留率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所選用膜本身的截留率;
2.污染物的組成及其分子量分布;
3.運行參數:進水水溫、操作壓力、回收率等。
影響反滲透系統運行的因素很多,以下幾個因素至關重要。
1.預處理
反滲透系統的效率和壽命與原水的預處理效果密切相關。通過預處理可以有效地減少進水對膜的污染、結垢、損傷風險,使膜的使用壽命延長,降低運行費用。
2.進水的pH值
pH值的高低對膜系統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響,垃圾滲濾液在進入DTRO之前需將pH值調為酸性,一方面可以防止難溶無機鹽結垢,另一方面可以使滲濾液中游離氨與加入的酸形成二價氨鹽,而DTRO對類似多價離子的截留率很高,這就能提高難去除的氨氮的去除率,透過液通量隨進水pH值的變化趨勢見下圖。
改變進水pH值會對反滲透膜的透過性產生影響,隨著pH值的逐漸升高,透過液的流量與pH值成反比,pH值越高,透過液流量越小,但在pH值大于7后出現了拐點,之后pH值繼續升高,透過液流量反而增大。因此,進水pH值偏酸性或偏堿性均有利于提高產水通量。 垃圾滲濾液水質本身極為復雜性且含鹽量高,隨著系統的運行,難溶鹽易在系統末端積聚終使膜片結垢影響透水量。所以,反滲透處理進水的pH值需控制為酸性,同時考慮后續減少加堿量,可將進水pH值范圍控制在6左右。
3.系統的運行壓力
反滲透系統的運行壓力是影響反滲透技術運行 成本的重要因素,對反滲透膜的正常使用也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由于滲濾液水質的特點,較高的壓力有利于對污染物的截留。但是較高的壓力也更容易造成膜組件的堵塞和污染。
將現場的垃圾滲濾液原水﹙電導率為20000μs/cm﹚作為研究對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進水壓力由1.5MPa逐步提升到5.5MPa。記錄壓力變化對產水通量及產水電導率的影響,進水壓力對產水通量及脫鹽率的影響見下圖。
在進水壓力由1.5MPa提升至5.5MPa的過程 中,膜系統的產水通量與運行壓力近似呈現出線性關系。同時,膜系統的脫鹽率也隨進水壓力的增大而升高。
4.進水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膜片本身性能的影響十分嚴重,隨著溫度的升高,水粘度逐漸下降,產水通量會逐漸升高。在對膜系統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溫度對膜截留率的影響因素,通過膜片廠商提供的修正系統以及其他方式,將運行參數標準化有利于準確掌握系統的運行狀況。
隨著溫度的升高,膜片的脫鹽率逐漸降低,透過液的色度升高且水質變差。這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鹽分透過膜片的擴散速率將逐漸加快,終大于水透過膜片的速率,表現為膜片脫鹽效率的降低,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