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日本Sony公司宣布開發成功了一種LiCoO2/C搖椅鋰離子電池,其工作電壓高達3.6V,比能量為78Wh/kg和192Wh/L,循環壽命長達1200次,月自放電率為12%。后來,加拿大的莫利能源公司研制成功了LiNiO2/C鋰離子蓄電池,這兩條使電池的安全性和循環壽命得到重大突破的消息令電池界為之一震。因為鋰離子電池是一種具有新概念意義的電池,它由鋰電池發展而來,不僅保持了鋰電池高比能量密度、高電壓、輕質量、寬使用溫度范圍(-37~60oC)等優點,而且克服了鋰電池安全性能差,循環壽命短等缺點,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二次電池。之后,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如材料的各種合成方法、可逆電極反應機理、電解質,尤其是聚合物電解質的研制,各種電化學測試及結構測試等研究迅速展開。
到1997年Goodenough報道了磷酸鐵鋰LiFePO4正極材料,這種新的正極材料引起了技術和產業研究者極大的熱情,2001年valance和A123產業化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2003年的世界鋰離子電池的產量為12.55億只,2007年達到26億只,2011年鋰離子產量則達到了41.25億只,總價值更是超過93億美元,保守估計,鋰離子電池在2015年可能超過鉛酸電池的市場,達到300億美元的產值。目前,鋰離子電池市場被日本、韓國、以及中國三國占領,而韓國依托本國的新型手機產業在鋰離子電池市場的擴張異常迅猛,現在的市場份額已經基本與日本持平,韓國以LGC和SDI公司為主,日本則是其90年代的老牌公司,尤其是Sony公司,還有NEC、SANYO主導市場,除外,還有中國的比亞迪、力神公司以及天津斯特蘭公司等。